準備從 WordPress 搬到 Hugo 的全靜態網頁

​ 用 WordPress 已經用好幾年了,WordPress 主題跟外掛資源多多,大概你想要的功能大部分都有人寫好了 初期建立時候我還買了幾套佈景主題跟外掛,我安裝的外掛數量應該也算普普通通?最多時候有裝到二十多個 後來精簡到十五個左右,如果再極端一點可以縮到十個左右 雖然 WordPress 這種 CMS 架構非常強大,但缺點就是跟 Windows 系統一樣本體隨著時間越用越腫了。。。 ​ ​ 另外就是 CMS 動態網頁的最佳化實在有夠難,有數據庫、php 然後又有 html + css + js,對於我這種非網頁工程師 看到 Google PageSpeed Insights 分數低,就算看著谷歌給的優化建議,也還是無從下手,而感到無力。。。 但是不可否認 CMS 架構在搭建、使用跟訪客交互上有明顯優勢 ​ 後來偶然在某個網頁看見介紹 Hugo,可以使用 Markdown 的寫作方式,讓 Hugo 快速渲染出全靜態的網頁 因為是全靜態網頁,沒有數據庫之類需要資料查詢、傳送。。等等,所以整體網站的加載速度會超快! 而靜態網頁本體缺少與訪客交互的功能,像是每篇文章底下的留言板,但這個留言功能也有外掛來實現 看到 Hugo 社群比較多人用的第三方留言板有 Disqus 或者 Facebook 留言,這些都能被無縫整合到 Hugo 裡面 ​ 所以前幾個禮拜沒有考慮太多,就用著閒餘時間慢慢看看與摸索 Hugo 的說明文件 再挑了一個開發活躍且看的順眼的簡約主題,終於在前幾天把大部分資料都順利轉換成 Hugo 了~ ​ 再來說說目前部落格從 WordPress 切換過去 Hugo 之後的損失 比較明顯的就是目前所有留言都無法搬過去,因為都是存在伺服器本地上的資料庫 Hugo 全靜態架構沒有數據庫的存在,所以只能全部放棄,之後會採用 Telegram Comment Bot 的留言板(?) 再來就是目前有使用 email 訂閱的,以後也無法主動發信通知,請改為 RSS 訂閱 這幾天再稍微把新主題的設定與細節調整一下,還有伺服器的 nginx 設定都重寫一下就可以完全切過去 等完全切換去新站並且穩定後,再來分享 WordPress 轉換 Hugo 的過程~😆 ...

March 19, 2020 · 1 min · jkgtw

完全 Docker 化搭建 FreshRSS + Traefik 反向代理

​ Docker 真的是一個越用越上癮的應用,目前我在效能可以勝任的時候都會盡量 Docker 化 隨便亂搞一通,壞掉了就刪掉,重新再啓動一個容器又能繼續玩~ 不會因為手賤搞砸了某東西就影響到整台機器的系統,備份跟搬家也是輕輕鬆鬆~ 上次介紹的 Minflux + RSSHub 與 Caddy 反向代理搭配,可以很快搭出一套屬於你自己的 RSS 閱讀器 今天來介紹另外一種也是很夯的反向代理與負載平衡服務「Traefik」,特點是 Go 語言與 Docker 深度結合 這篇就來搭配使用搭建另外一套開源的 FreshRSS 閱讀器吧! ​ 他就像一個交通警察在路口指揮交通~ 如果你跑許多應用跟服務,Traefik 可以輕鬆的幫你管理網路應該怎麼走不塞車 而且 Traefik 可以做到類似熱插拔的功能,不需要關閉甚至重新啟動任何服務 只要新增新服務時候貼上對應標籤,Traefik 會自動接管並啓動,完全不影響內部其他服務 ​ ​ Traefik 設定與啓動 廢話不多說,在裝好 Docker 環境以後,我們就可以開始設定 Traefik # 先在 Docker 內部建立一個專屬網路 $ docker network create reverse-proxy ​ 接著建立安裝會需要用到的資料夾與 docker-compose 設定檔 # traefik 會放 docker-compose, certs 會放自動申請的 SSL 憑證 $ mkdir ~/traefik && mkdir ~/traefik/certs && cd ~/traefik $ nano docker-compose.yml ​ 拷貝以下內容,貼上後需要修改 16、25 行的 email 跟 volumes 的 certs 路徑,其他可以不用動,保存然後退出 ...

March 10, 2020 · 3 min · jkgtw

Docker 快速搭建 Miniflux + RSSHub

​ 最近群裡面熱鬧許多,有些原因是不少人都開到終身免費的 Oracle Cloud 虛擬機 開始想著在虛擬機裡面安裝各種應用,像是之前說到的 Outline,還有皮樂大大寫的 v2ray + MTProxy 今天來講講 RSS 閱讀器的搭建,之前有介紹過 Miniflux 的安裝,不過搭建起來比較麻煩 對於新手來說步驟有點多,安裝過程只要有一個步驟錯誤就常常不知所措 所以還是來個 Docker 快速版本吧,也順便把超好用萬物皆可 RSS 化的 RSSHub 一起打包進去~ ​ ​ Docker Community 穩定版安裝 首先 SSH 連到伺服器裡面,先從安裝 Docker 跟所需軟體開始 # 先完整更新一下系統 $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full-upgrade -y # 安裝一下等下會需要用到的軟體 $ sudo apt install nano curl wget libcap2-bin -y ​ 接下來使用官方 Get Docker 自動安裝的腳本 $ curl -fsSL https://get.docker.com/ | sh 以上一條指令輸入完,稍等片刻就自動完成 Docker 安裝 安裝完 Docker 以後,我們設定一下 Docker 權限,將自己帳號新增到 Docker 群組裡面 # 將你帳號加入 docker 群組 $ sudo usermod -aG docker $USER # 退出 $ exit 完成以後,再登入回去機器中即可生效(有些機器可能要重開機才會生效) ...

March 6, 2020 · 4 min · jkgtw

國外購物不求人「BuyandShip」通通幫你運到府

​ 最近因為新冠病毒肆虐,怕一些快遞要很久也就沒在淘寶上面找東西,就轉去美國跟日本網路購物 之前在美國或者日本購物都要靠親戚朋友幫忙帶回來,去年的時候有群友推薦了一個海外轉運回台灣的平台 去年黑五買過兩次,體驗還不錯,最主要是不管你買多少,台灣關稅他們直接包了~ 運費計算是直接秤重而已,不計算體積或者材積。。等等複雜的東西~ 在開始海外購物前,先要到網站上面去註冊自己的帳號 可以透過我的邀請連結註冊,你跟我都能獲得 200 元積分喔!註冊連結戳這裡 ​ 👆 註冊過程很簡單,都是基本資料 ​ 簡單註冊完畢後,就可以進入網站後台,我們點左側的「海外倉庫地址」進入 ​ 👆 BuyandShip 海外倉庫眾多 ​ 目前他們家支援的國家有美國、英國、日本、南韓、澳洲、意大利、泰國、中國跟香港 美國提供的更是免稅州的倉庫地址,非常適合我們這種海外購物的外國人~ 例如你想要在美國亞馬遜上面買東西的話,你就要先記錄一下他們美國的倉庫地址與電話 如果你要在日本亞馬遜購物,則去記錄他們的日本倉庫地址 收貨地址的填寫方式,網站上面都寫很清楚,只要照著填就可以了 ​ 在海外網站上面購物之後,只要等他們發貨有了快遞號碼,我們就可以回到 BuyandShip 網站填寫申報 申報內容也很簡單,填寫包裹快遞號碼跟內容與價值。。等等 ​ 提交完成後,我們接下來就是要等包裹送到 BuyandShip 的海外倉庫 習慣了台灣電腦家超速送貨以後,會發現國外快遞都超慢,發貨跟收貨同樣都在美西也能運超過四天以上。。。 ​ 海外入庫以後,他們也會在網站上面顯示最新進度,也會有 email 通知 接下來不管你是寄到他們哪一個海外倉庫,他們都會通通免費幫你統一運到 BuyandShip 的香港倉庫 ​ 等待你買的全部東西都到達他們香港倉庫後,你就能開始繼續操作 到香港以後他們開始會幫你秤重,記得嗎?他們只收包裹「重量」費用而已 ​ 👆 除了宅配以外,還有台北取貨站可以自取 ​ 等到你買的所有包裹都被集中到他們的香港倉庫後,就可以開始進行合併打包的下一步驟 運費付款方式支援信用卡,這個屬於海外交易,會有 1.5% 手續費,可以找一張海外回饋高於 1.5% 的信用卡 如果你透過我的邀請連結註冊的話,第一筆交易結束後兩個禮拜可以拿到 200 積分 1 分就是 1 元台幣,以後在合併集運付款這邊可以透過積分折抵運費 😘

March 6, 2020 · 1 min · jkgtw

甲骨文 Oracle Cloud 無人值守開機器

​ 上一篇寫到的 Oracle Cloud 裝 VPN,似乎很多人有興趣。。 但是都被卡在「註冊帳號」跟「開機器」這兩個問題,不得其門而入~ 註冊帳號的問題其實很玄,甲骨文去年剛開始推出終身免費的時候馬上就被一堆人刷爆 現在他們為了防止濫用,所以在剛開始註冊帳號的門檻就嚴格把關 而且有越來越嚴的跡象,然而註冊帳號失敗可以找客服處理,但過程異常複雜,詳細就不說了,不在本篇討論範圍 ​ 👆 這錯誤信息應該是大家都見過的? ​ ​ 蒐集必要資料 先說明我這裡使用的是 Firefox 瀏覽器,你如果用其他瀏覽器可能會稍有不同,但大同小異 首先打開 Oracle Cloud 管理後台網站,然後去建立一個運算虛擬機頁面 先把你要的系統還有配置與 ssh key 通通選好加上,此時不要急著按左下角「建立」按鈕 ​ 👆 選好填好各種資料,先不要按「建立」 ​ 按下鍵盤上快速鍵「Option + Command + E」,叫出開發者工具的「網路」視窗 會看到如下圖開發者工具,並在「網路」視窗 ​ 👆 接著我們就可以按下左下角的「建立」按鈕了 ​ 按下去之後,沒意外應該又會跳出「已經額滿」的錯誤提示,不過沒關係 你這時應該會看見開發者工具的網路欄位出現很多內容,如下圖 ​ 依照上圖找到「instances」跟著箭頭數字 1 ~ 2 點選,就會看到數字 3 ~ 8 的資料 這些都是等下 CLI 開機器時會需要用到的參數,請把 3 ~8 全部內容複製記錄下來 ​ 接下來點網頁右上角的「設定檔」頭像 icon,點一下自己 email 的那個選項 ​ 如上圖,會看見 OCID(user)的帳號字串,點一下複製,同樣記錄下來 ​ 繼續在網頁右上角的設定檔,這次點「租用戶」那個選項 ​ 如上圖,這裡是 OCID(tenancy)的帳號字串,同樣也是複製起來,稍等 CLI 設定過程都會用到 ...

February 28, 2020 · 2 min · jk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