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 Monitor 新文章通知 - n8n 模版

​ 之前有位 PTT 網友開發的 PTT Alertor 服務蠻好用的,但是前幾年機器人突然掛了,原作者可能比較忙沒繼續維護就不能用了 所幸原作者有將整個服務開源,所以又有熱心的網友搭了另外的 PTT 新文章通知服務 同樣也是無償的服務所以也留了個但書,也就是不能保證服務能持續多久 我之前也有用 n8n 的 RSS Trigger 來訂閱新文章通知,但透過 RSS 的訂閱只能監測到標題與作者 ID 還缺少跟 PTT Alertor 一樣可以追蹤推文數的功能 🫣 ​ 只有監測標題的話,在特定版面特定功能還能使用,例如在遊戲版出現「限免」時就馬上發通知是沒有問題的 但在像是省錢版或者信用卡版,有時文章只是詢問或者沒有達到一定討論度跟推文次數,馬上發通知就太早了 有時會想看看其他網友在底下的留言與推薦達到一定數量之後再發通知,這時候推文數的監測也就很有用了 於是也就萌生自己用 n8n 也搭一個有類似功能的 PTT 新文章通知服務給自己用,另外在台灣蘋果同好群與日本旅遊群都有導入 目前已經正常穩定服役一段時間,也有不少群友在詢問,所以就整理一下,讓大家都能用 n8n 輕鬆搭一套自己的 PTT Monitor 服務 😁 ​ PTT Monitor 有利用到 redis 來紀錄已發送過通知的網址,所以如果你是參考我之前一篇關於 n8n 來搭建的話 我們要改一下之前 docker compose 檔案,加個幾行把 redis 服務跟著 n8n 一起啟動 services: n8n: image: n8nio/n8n container_name: n8n restart: unless-stopped environment: - EXECUTIONS_DATA_PRUNE=true - EXECUTIONS_DATA_MAX_AGE=168 - EXECUTIONS_DATA_PRUNE_MAX_COUNT=5000 - GENERIC_TIMEZONE=Asia/Taipei - TZ=Asia/Taipei ports: - 5678:5678 volumes: - n8n-data:/home/node/.n8n depends_on: - redis redis: image: redis container_name: redis restart: unless-stopped volumes: - redis-data:/data volumes: n8n-data: redis-data: ​ ...

August 23, 2025 · 1 min · jkgtw

各家 AI 模型一次玩 - 1min AI 終身訂閱

​ 最近幾年真的是各種 AI 大亂鬥,各家的 AI 模型如沐春雨不斷推出,而且競爭也是相當激烈 🦾 針對不同任務各家也有不同特化模型跟專長,所以如果你要每家都去訂閱的話,每月的帳單也是會有一筆不小的數字 今天要推薦的是一家集合各家 AI 模型都能使用的平台「1min AI」,就算沒有付費但只要註冊並且每天登入就能獲得一些使用點數 1min AI 每種模型所需的點數都不相同,有的便宜有的新出的大模型可能會比較貴 ​ 👆 內建的模型很多,$$ 數量代表所需的點數多寡 ​ 有興趣的人可以透過下面我的 1min AI 推薦連結去註冊,你跟我都能獲得一些免費點數 ☺️ https://1min.ai?referrer_id=71d31dd3-bf2b-41d9-88f7-7d92655c5caf ​ 不過其實這種類似的平台也是蠻多的,為什麼特別挑 1min AI 呢? 主要是目前他們在 StackSocial 有在賣終身方案,以 Pro 方案來舉例,購買終身方案後,系統每個月都會給你 100 萬點給你使用 更棒的是就算你當月沒用完,這些點數並不會清零,點數會一直累積存在你的帳戶裡面!🥰 如果你使用量比較大,也可以選擇 Business 或者最高的 Advanced Business 方案,主要差別就是每個月給你的點數不同 像是 Advanced Business 每月會給你 400 萬點數,也是每月不會清零的,如果你是重度 AI 使用者,可以直接考慮最高階的方案 另外在 StackSocial 購買時候,可以在網路上找找看優惠碼,有時候會有 10% ~ 30% 左右的優惠碼 如果你沒在 StackSocial 買過東西,可以透過我的邀請連結購買,你跟我都能拿到免費點數,可以給下次購物使用 😄 ​ 1min AI 跟其他綜合 AI 平台一樣,在網站上面有列出一些常用的功能,幫助使用者快速上手找到自己想要的功能 ​ 在 Multi AI Chat 這邊可以同時選擇多個模型,同一個問題一次同時問多個模型 ​ 想要 AI 畫圖這邊也有圖像生成器可以使用,內建多個常用的大模型,並且設定參數即可生成出你要的圖片 ...

July 2, 2025 · 1 min · jkgtw

自架 n8n 自動化服務 - 訂閱 PTT 討論版關鍵字

​ 幾年前有介紹過一款類似 IFTTT 的自動化服務 n8n,經過這幾年的進化成長,n8n 內建的 node 越來越多且也越來越好用了!🌟 而 n8n 最近幾年也開始大力宣傳他們的雲端架設服務,最基本同時可啟用 5 個 workflows 的方案每月要 20 美金 所幸的是他們提供的自架版本還是存在著,自己搭一套 Docker 版的 n8n 只需要短短幾分鐘就能搞定,硬體門檻也不高 我自己有跑在一台樹莓派 4(4GB RAM)的設備上也是很順的跑起來,所以免費甲骨文或者 GCP 最低配置的虛擬機更不用說也都沒問題 下面就來快速在樹莓派裡面安裝一套 n8n,同樣適用於 Ubuntu / Debian 系統 ​ 安裝 Docker 環境 最簡單就是直接用官方的安裝腳本直接安裝,要注意的是執行腳本需要 sudo 或者 root 權限 $ sudo apt update $ curl -fsSL https://get.docker.com -o get-docker.sh $ sudo sh ./get-docker.sh 等待腳本跑完安裝完畢,接著設定一下權限 $ sudo usermod -aG docker $USER 接著重新登入一次 ssh 即可完成 Docker 執行環境的安裝,然後我們最後安裝 Docker compose $ sudo apt-get install docker-compose-plugin 以上就完成 Docker 執行的基本環境 ...

January 13, 2025 · 2 min · jkgtw

大家一起來玩 Mastodon 吧!

​ Twitter 推特在馬斯克買去以後,幾乎是把公司從頭到尾整個改的亂七八糟,尤其是最近把 Twitter API 大砍的舉動 這導致許多開發者紛紛出逃,像是 Tweetbot 跟 Twitterrific 開發者應該相當傻眼,已經辛辛苦苦經營超過十年以上,就這樣被迫結束營業 而且推特一個這麼大的公司,連個事前通知都沒,直接 ban API 的作法真是前代未聞… 事已至此推特已經恢復不到當年重視第三方開發者的狀態了,雖然在馬斯克接管前好用的 API v1 也被砍就是了 😵‍💫 但馬斯克上台後這些超乎常理的動作才是壓倒駱駝最後的一根稻草 推特當時的 CEO 跟員工還有股東們不知道會不會很後悔當初同意賣給馬斯克呢? 😆 ​ 大家都在說逃吧逃吧,那到底能跑去哪裡?目前總體看下來我感覺開放且去中心化的聯邦宇宙應該會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雖然人人都可以搭自己獨立的實例,但借助聯邦宇宙通用的 ActivityPub 協議,即使在不同伺服器的人,也可以互相跟隨與互動 所以聯邦宇宙的各伺服器是「互相獨立」且又「不互相依賴」的存在 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推特的自爆),這個聯邦宇宙應該會越來越壯大!? 聯邦宇宙比較知名的平台不只有 Mastodon,另外還有日本開發者主導開發相對輕巧的 Misskey 也是相當熱鬧 目前看來從推特轉投入開發 Mastodon 客戶端的開發者比較多,應該能給原來推特使用者的體驗會差不多甚至是更好! 💪 ​ 挑選一個註冊伺服器 聯邦宇宙人人花點時間都能搭自己的實例,但跟買車與養車同樣道理,搭起來簡單,長時間維護有一定困難的 除非對自己 DIY 能力有把握,出問題又有時間去找解答,不然我建議還是直接從官方推薦伺服器裡面挑一個 官方列出來的伺服器,可以挑一個自己喜歡的域名: https://joinmastodon.org/servers ​ ​ 我自己是選了一個 mastodon.social 的來註冊,這個是 Mastodon 德國開發最早建立運營的伺服器 觀察一陣子發現這伺服器版本更新速度相當快,基本上有 RC 的時候他們都直接用了,新功能支援比較快 也想要註冊這伺服器的人可以使用我的邀請連結註冊: https://mastodon.social/invite/g8Yfkx34 網站上的連結是: https://mastodon.social/@jkgtw ​ 推薦的客戶端 像是上面提到的 Tweetbot 開發者專門為 Mastodon 開發的 Ivory 就很讚,還有原 Spring 開發的 Mona 也相當優秀 Mona 雖然還在測試,但目前整體完成度較高,多平台的 iCloud 同步也都已經做好,應該很快就會脫離測試階段 上述這兩款是付費軟體,而且 Ivory 是訂閱制的,Mona 則未來正式版會是買斷制的 如果不喜歡這兩款的話,還可以參考免費開放原始程式的 Ice Cubes,這款蠻推的,開發者的開發新版頻率相當高 堪稱開發狂人,有任何使用上的問題反應或者新功能建議,他也很快就能做出回應 ​ ...

February 26, 2023 · 1 min · jkgtw

利用 Surge for iOS 根據網路環境自動切換 DNS 服務

​ 關於 Surge 自動切換 DNS 的文章,這篇已經是第三篇,沒意外應該也是最後一篇關於此功能的文章 😂 因為之前寫的 DNS 腳本,我發現還有人在繼續使用 現在開發者已經把這個功能內建到 Surge app 裡面,無需另外在靠腳本來實作,所以就另外寫一篇來更新一下 ​ Surge 在幾個月前的版本更新後,新增 Subnet Settings(子網設定覆蓋)的相關設定 所以很輕鬆就能做到之前需要依靠 DNS 腳本才能做到的事情 💪 ​ 我的需求跟之前一樣 在家以及在辦公室使用熟悉 WiFi 時候切換到內網 DHCP Server 指定的 DNS Server(自建的 AdGuard Home) 其餘情況(使用行動網路以及連上不認識的 WiFi 等等)都使用 NextDNS 的加密 DNS 服務 ​ 首先我們先把預設要用的 NextDNS 加密 DNS 設定好,打開 Surge 以後找到「DNS 設定」 先把預設的 DNS 改成 NextDNS 加密服務,如下圖 ​ ​ 接著如下圖,到更多設定裡面找到子網設定覆蓋的選項 ​ ​ 最後如下圖,把你家中 WiFi SSID 設定好,以及「覆蓋 DNS 設定」跟「覆蓋加密 DNS 設定」改成下圖那樣即可 ​ ​ 如上圖那樣設定後,只要 Surge 連到你設定的 WiFi SSID,就會覆蓋掉你原本的設定 當然你要指定成 system 以外的也可以,自己依照自己需求填寫 如果你有一個以上 SSID 需要修改,那就重複上面步驟來新增設定即可 ...

February 6, 2023 · 1 min · jkgtw